蔡细春代表建议:建立月嫂行业培训管理制度
蔡细春代表建议
建立月嫂行业培训管理制度
□本报记者 黄辉
今年50岁的蔡细春是江西南昌巾帼家政定点务工人员〖前3月国内召回汽车193.2万辆〗、高级育婴师,也是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唯一的一位月嫂。
狗年春节刚过,蔡细春就开始上班了,帮一户人家照看幼儿。“宝贝没人照顾,宝奶(宝宝的奶奶)叫我回来帮带两天。谁知时隔一年多,宝贝竟然还跟我这么亲。”蔡细春在朋友圈晒出了〖看不懂的电视剧名〗她与孩子的亲密照并附言,“每一位带过的宝贝,蔡妈妈都爱你们!”
今年全国两会召开前,蔡细春又在自己的朋友圈发消息:“各位乡亲及朋友有〖盛大游戏也玩起了SSR〗什么建议、意见可以跟我说,我将带去北京、带上会议……”
“以我多年从事月嫂的经验看,月嫂这一职业在发展进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,影响了家政服务行业的健康发展。”3月9日,蔡细春在驻地接受《法制日报》记者采访时建议,应加强月嫂行业的规范化管理。
蔡细春谈到,随着城市生活节奏加快,人们生活〖沙尔克前队长租借尤文〗水平不断提高,在二孩政策的驱动下,月嫂服务行业需求量巨大。不过由于家政行业准入门槛较低,不少“小、弱、散”家政中介充斥市场,对月嫂或保姆只收钱不管理。有些家政公司的定点务工人员自封“初级月〖国足启程卡塔尔〗嫂”“中级月嫂”“高级月嫂”,甚至用行业或企业自行发放的“伪证书”滥竽充数,导致市场鱼目混珠。
经过一番调研后,蔡细春提出,应确立国家〖何润东原声意外成惊喜〗职业资格证书的权威性,进一步完善母婴护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认证工作,结合实际为月嫂职业能力进行科学评价。
“目前各省的培训课程和培训体系不一样,颁发的证件也不统一,极易造成混淆。”蔡细春说,“很多月嫂所持的证件只是培训认证,不是国家的职业资格等级〖后悔以前不知道〗证书。有些月嫂为了尽快上岗,一般都会选择价格最便宜的培训,不会考虑培训的质量。”
蔡细春建议,尽快建立月嫂行业培训管理制度,通过制定月嫂行业管理办法,对月嫂的从业资格及培训机构的资质进行规范。〖联盟最强操盘手进化史〗同时,应加强全国月嫂师资队伍建设,编辑和修订标准化培训教材。
为保证月嫂评价体系的公平公正公开,蔡细春还建议搭建第三方综合评价信息网络平台。“通过平台,潜在客户可以参考别人的评价,以此解决月嫂和雇主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。”蔡细春说。
转载请添加来源
相关网站:
- 清华博士携93项专利养牛 立志打造自
- 820万高校毕业生注意!这些就业优惠政
- 陇海铁路线集中修千余公里 机械施工
- 新疆八旬“福尔摩斯”断案“字间黑白
- 许昌男子骑电动车自己摔倒身亡 公路
- 工人三楼跌落钢筋刺入大腿 消防人员
- 贵阳至南宁高铁全面开建 全程运行时
- 周末校外辅导班仍疯狂补课:孩子叫苦
- 姑娘洗个澡9000元手机被抢走 男友一
- 点福贺新春 中国江苏网邀你来测旺年
- 首例!江苏交警接网友微信举报查获超员
- 贵州:“按图施工”推进监察体制改革
- 限时进站超长班线14日起停开 南京长
- 销售岗位为何难招人:底薪太低 工作压
- 你看到的是花海我看到的是奋斗
- 驾失控奔驰120公里速度疾驰1小时车主
- 《厉害了,我的国》:凝聚民族自信 彰显
- 全国未检部门推行“一站式”救助集中
- 为子孙后代留下“绿色银行”(新时代·
- 女子将车违停小区通道旁 车头遭人刻
最新热门推荐 The latest popular recommendation
- “黄牛”肆虐致冒牌网约车横行无阻
- 新一轮科技革命兴起 大数据破解社会
- 消保法学研究会评出2017年“3·15”
- 救护车带病危新生儿疾驰1600公里 争
- 85%受访者称商家霸王条款尚未绝迹 该
- 小伙割包皮疑被“套路” 医院术中临
- 女子1年多充值美容卡近140万 前后找
- 今年央视“3·15”晚会不仅有曝光 还
- 珠海严查行人和非机动车乱穿马路
- 别随便加陌生"美女"为好友,"她"可能
- 制假者制售假盐过百吨 被诉或赔120万
- 广州一起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案一审宣判
- 女子地铁站内走边看手机散落数千元
- 广西一男子贩卖濒危野生动物大壁虎被
- 除了对校园欺凌说不,我们还能做什么
- 黄河内蒙古封冻河段全线开通 未发生
- 跟踪采访“职业打假人” 揭秘其打假
- 只办婚礼没领证,分手想要回彩礼 婚姻
- 两年查获三起千克级毒品案 她的火眼
- 评论家“转型”画家 以巨幅作品完成
最新文章NEWS
- 蔡细春代表建议:建立月嫂行业培训管理
- 于欣伟委员呼吁:提高猥亵儿童罪量刑起
- 三十二载青年到暮年 河南夫妇半生寻
- 游客个人原因取消出行纠纷多 旅游部
- 一企业被骗48万后报警 警方30分钟内
- 网购进口高级牛排实为国产货 徐州一
- 深圳福田区法院互联网和金融审判庭正
- 菜农受伤 众人11天爱心接力抢收5000
- 男子撞死老人后逃逸 其妻见民警来冒
- 包子里吃到烟头 商家赔1000元被罚5万
- 女子雨天在店里摔骨折 购物中心被判
- 利息高、恶意催款:消委会提醒消费者警
- 浙江海宁一老人坚守26年 帮邻助里“
- 85.3%受访者称商家霸王条款尚未绝迹
-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和大
- 培训网课买时容易退时难 要扣除5000
- 89岁“百套拳师”习武75年会十八般兵
- 千余元买的“大红袍”索赔上千万:江苏
- 互联网企业歧视性定价 51.3%受访者遭
- 上海法院:涉互联网金融纠纷数量快速